宁波材料所 札记首页

漫漫科研路

  冬去春来,柳枝吐翠,时间比我想象的过得更快,在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5年(2年硕士课题生,3年博士生)的学习时光一晃而过,从懵懵懂懂的门外汉成为触摸到科研门槛的博士研究生。回想起5年前的那个8月,我独自坐上火车来到材料所,盛夏炎热的天气似我内心的热情,满身大汗的我凭着网上查询的信息果断找错了材料所的具体位置,几经问询和辗转才终于找到正确的入口,遗憾的是当时并没有用手机镜头记录下第一次进入材料所的时刻。回想起来,当时应该是激动不安、对未来充满美好愿望的,同时也对来到新的环境感到迷茫。不管怎样,当时的想法是既来之则安之,踏踏实实地在材料所完成硕士课题。

  春华秋实,在材料所两年的硕士时光和三年的博士时光随着年龄和体重的增长悄悄溜过,青春岁月中美好的五年时光让我和材料所紧紧联系在一起,这是充实忙碌的五年,是混合忧愁和喜悦的五年。在所里的五年,我认识了不少朋友,遇见了很多优秀的人,他们的言行和经历鞭策我努力拼搏、奋发向上、不断进取。饮水思源,首先感谢我的导师黄庆研究员在我的科研和生活中给予的悉心指导和关心,为我课题的顺利开展和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我对科研道路充满了热情和信心,并有为之奋斗拼搏终身的强大斗志。感谢先进能源材料工程实验室的各位老师和兄弟姐妹们的帮助,感谢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你们让我的研究生生涯变得绚丽多彩。五年的种种犹如沙滩上的脚印,清晰而让我充满眷恋,潮水掩埋了曾经的难忘岁月,但仍能冲洗出那片属于我们的温馨。

  在材料所学习和科研中的五年,对于科研,我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感悟,结合自身体会和大家共同分享和探讨。

  突破传统思维,敢于迎难而上。我们要秉承习总书记提出的“敢为天下先”创新精神,敢于啃硬骨头,突破思维定势,去涉足前人未曾涉足的领域,敢于尝试做一些具有颠覆性和首创性的科研成果,而不是跟随大潮流,为了发一些高影响因子的文章而科研,应有十年磨一剑的恒心和毅力,力争做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科研成果,为国家的科技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保持良好科研心态,正确对待科研挫折。科研不可能一帆风顺,特别是在接触一些从未曾涉及的全新领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实验失败,这是最正常不过的情况。我们需要正视自己的实验数据,数据本身没有好坏,每一次实验得到的数据都有用,不能因为数据和你的预期存在差距就认为没有价值,而是应该仔细分析数据,成功的数据总是从无数次失败中得来的。此时,应保持平常心态,通过从失败的实验数据中查找原因,不断优化自己的实验设计,最后找到解决方法。

  保持自身科研特色,注重科研协同创新。每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特别是学生在学期间科研训练时间相对较短,我们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做深做精。如果涉及的领域太多,做的东西太广,势必会分散精力,导致抓不住重点,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因而应紧紧围绕自己的科研特色开展学习和工作,同时与国内外优秀的科研团队通力合作,结合双方的最大优势,共同推动科研协同创新,将工作做到极致。

  一路走来,需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感谢在我学习、生活和科研中给予帮助的人,感谢一起在实验室奋斗的小伙伴们。夜深人静时,端坐在电脑前,脑中思绪万千,昨日的种种都已过去,博士生学习生涯业已划上休止符,但这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科研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李友兵(指导老师:黄庆研究员),2015年8月作为课题生入所学习,2017年9月考取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博士研究生,在导师黄庆研究员的指导下,在学期间主要围绕三元层状MAX相材料的结构化学和功能应用展开研究,毕业后留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先进能源材料工程实验室 李友兵)

觉得好,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