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材料所 札记首页

读《大爱化作田间行:余松烈传》有感

  在英国名著《格列佛游记》中,著名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借着大人国国王之口说:“谁要能够在原来只长一串麦穗、一片草叶的地面,产生两串麦穗、两片草叶,谁就比全体政治家,在人类里面站了更高的地位,对自己国家也做了更多的贡献。”

  而我国著名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奠基人、农学家、教育家余松烈院士,就是一位“让原来只长一串麦穗的地面产生两串麦穗”的人。

  说起农学,现在很多人可能会嗤之以鼻,认为很低端,不就是种地的吗,有什么技术含量?但是,所谓“民以食为天”,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是最大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国家历史上几千年都没解决,在上世纪60年代初还遭遇了大饥荒,而营养过剩更只是近20多年来才有的事儿。看了余松烈院士的传记,我才知道1949年我国冬小麦的平均亩产才43公斤,少得让人难以置信。亩产仅仅86斤啊,跟我从小印象中的亩产千斤左右差了何止十倍?更让我惭愧的是,作为生于小麦主产区、从小吃馒头长大的科技工作者,好像从来没有想到过小麦栽培技术和高产创建工作者的贡献。读了余老的传记,才知道他老人家在小麦科技领域辛勤耕耘60多个春秋,总结农民经验、开展实践研究,不迷信权威,用科学精神开展系统的对比试验研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小麦亩产栽培发展的三个阶段理论。他不仅阐明了三个阶段影响小麦亩产发展的主要矛盾及解决途径,还创立了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理论和技术、冬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理论和技术,并参与研制了配套的播种机械,为我国冬小麦的增产作出了重要贡献。2009年,他在山东滕州创造了小麦亩产789.9公斤的最高记录,真正实现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在现代的各研究领域中,农学特别是作物栽培学毫无疑问是比较“冷门”的。比起炙手可热的“生化环材”,农学几乎无人问津。可是,生化环材也被称为著名的“天坑专业”。因为太前沿了,跟风的重复研究太多,而离应用却比较遥远。一大批毕业生怨声载道,自嘲学了“屠龙之技”。而看似低端的作物栽培学,只要奔着一个目标坚持不懈,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却能够为国家作出巨大的、直接的贡献。

  读了余松烈院士的传记,我深刻地认识到,所有的学科和研究方向,只要国家有需求,就都是同样重要的。虽然“冷热”不同,但实际上并没有高低之分。一定要破除对“冷门”专业、“冷门”方向以及应用研究的偏见,要能在“冷板凳”上坐得住、不怨天尤人。只有敢于为一个长期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持续深耕奋斗,才能取得有价值的成果,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表面第二党支部 张青科)

觉得好,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