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材料所 札记首页

把科技转化为“看得见”的生产力

  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并强调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习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既鼓舞人心又催人奋进,为我国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让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我们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设计、制备及装备技术。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是《国家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制造业领域基础材料的优先主题,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被列为需着重解决的“先进基础材料”和“关键战略材料”,其用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属于“四个面向”中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材料。当年中科院副院长施尔畏正是因为敏锐觉察到了复合材料的重要性,才特意组建了我们这个团队。从团队创建至今12年,我们也伴随着宁波材料所,经历了一路风雨,不断成长、壮大,在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同志们的帮助下,在我们全体团员的拼搏奋斗下,我们团队成为中国复合材料行业一支高水平的研发队伍,为推动我国复合材料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在一路的成长与发展中,我们也有一些体会和感悟。

  政治坚定,爱岗敬业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首先要爱党、爱国、爱人民,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这个不是为了喊口号。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宁波材料所是国家级研发单位,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觉性,对党和祖国保持绝对的忠诚。

  作为团队负责人,我一直在团队里强调“做事先做人,万事勤为先”,对工作高标准、高要求,严于自律。作为科研人员,必须长期扎根在科研工作第一线,坐在办公室是出不了成果的。在这里特别和大家分享一下薛院士的一句话:科研工作者没有8小时内外之分。当你享受到科研乐趣的时候,你会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坚持创新,自力更生

  针对我们团队研究方向的特点,我们一直在走集成创新的路线,建立了国内领先的集材料-设计-制造-评价一体化的研发平台,以前瞻性应用基础研究推动前沿技术开发、促进产业化,在空天/交通/电力等领域形成示范应用。

  2017年我们与吉利联合研发出国内首款基于复合材料和整车特点正向设计的电动汽车,2018年作为宁波市的代表展品在“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展出,在我国汽车工业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2018年李润伟书记带领我们在中科院电工所临危受命,接受了卡脖子材料的研发任务。通过17个月的艰苦攻关,我们解决了卡脖子材料量产装备及材料国产化,为中科院某系统的研发提供了强力的支撑和持续的材料自主保障供给。

  2020年,在来势汹汹的疫情初期,我们发挥团队在装备研发上的优势,与高分子团队、机器人团队协同攻关,参与熔喷线的应急改造工作,在陈鹏老师的带领下,最终研发出过滤效率几乎达100%的高品质熔喷布。

  科研是一条不归路,在这条路上,我们必须以需求为导向,坚持创新、自力更生,我们的科研成果总有一天会落地生根,遍地开花。

  团结就是力量

  我们团队最大的特点是团结。我们在讨论技术的时候可以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但是在团队需要的时候,每个人都高度团结,一声令下,立刻奔赴战场。研发、生产、后勤,各就各位,5辆吉利车,150多个零部件一个月完成;卡脖子材料24小时生产,两班倒,提前交货。团结,让我们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的重大任务。

  在这12年中,我们团队经历过辉煌,也经历过低谷;在科研上经历过无数次的挫折与失败,也经历过许多次的欢呼与喜悦,未来,我们将继续保持一颗进取的心,永不言弃,把我们的科技都转化为“看得见”的生产力!

  (根据2020年“庆国庆”升国旗仪式“国旗下的演讲”报告内容整理,
报告人:先进制造所 祝颖丹)

觉得好,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