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材料所3名博士后顺利出站
3月14日,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如期举行了第31批博士后出站考核评审会。满其奎、李方志、郭立强3名博士后圆满完成出站报告答辩。此次会议的评审专家组由吴爱国、李润伟、黄庆、曹鸿涛、常春涛、竺立强6名专家组成,按照考核要求,先后对3名博士后进行了严格的出站考核。所人力资源部相关工作人员、相关部门员工、研究生及部分在站博士后共20多人列席了出站考核评审会。
在考核评审会上3名博士后分别作了题为《熔体抽拉法制备非晶态合金丝及其巨磁阻抗效应研究》、《三元层状MAX相陶瓷的微波烧结及其性能研究》、《IZO基质子/电子杂化双电层薄膜晶体管研究》的出站报告。他们从各自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以及应用价值向评审会作了全面详细的汇报,并就与会成员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答辩。
评审专家经过评议,一致认为3名博士后科研思路清晰,工作勤奋踏实,圆满完成了在站期间的各项科研任务,同意按时出站。其中满其奎、郭立强获考核优秀,李方志为考核良好。
出站博士后简介:
满其奎,201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获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学位。同年2月挂靠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科学研究,合作导师为李润伟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钴基非晶软磁合金及其传感技术研究。在站期间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文章2篇,合作发表文章7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1项,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科院院装备计划、浙江省公益计划项目和企业合作项目共4项。经考核,应聘到磁性材料与机电装备事业部任助理研究员岗位。
郭立强,2012年6月毕业于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微纳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5月进入宁波工业技术研究院新能源技术所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导师为万青研究员,在站期间主要从事质子导体膜材料及基于质子导体膜栅介质的双电层薄膜晶体管等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进站来已发表论文9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4篇),申请专利3项。承担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3批面上资助、浙江省博士后项目择优资助和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出站后到江苏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李方志,2010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一职。2012年4月进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功能材料与纳米器件事业部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为黄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三元层状MAX相陶瓷的无压烧结。在站期间获第52批中国博士后基金二等资助,目前已发表文章1篇,已受理专利1项,同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委托项目1项,参与多项国家基金及横向项目。出站后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人力资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