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研进展 |
|
|||
宁波材料所在多通道电荷转移态的高效蓝光OLEDs材料方面取得研究进展 | ||||
作者:,日期:2023-03-16 | ||||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技术具有低能耗、响应快、可制备柔性器件等优点,在平板显示、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近年来,空间电荷转移型-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TSCT-TADF)由于其固有HOMO-LUMO空间分离距离可形成较小的单三线态能级差(ΔEST),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TSCT-TADF可以被认为是分子内激基复合体,是激发态电荷转移复合物的一种类型。极小的给体与受体间距可以打开TSCT通道,产生有效的电荷相互作用和/或电荷转移,显著加速反向系间窜越速率。但由于TSCT-TADF分子相对于化学键电荷转移(TBCT)分子具有较长的CT长度和较小的前线分子轨道(FMO)重叠积分,因此仍存在较长的辐射衰减时间(τP)和较低的辐射速率( 有鉴于此,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团队的葛子义研究员和李伟副研究员以及郑州大学徐慎刚教授成功设计并合成了具有TBCT和TSCT两种电荷转移方式的热活化延迟荧光分子PhCzSpiroS-TRZ。该分子是由2,4,6-三苯基-1,3,5-三嗪(TRZ)受体和螺旋杂环结构SpiroS耦合,形成刚性的分子骨架,并桥连一个额外的9-苯基-9h-咔唑(PhCz)给体所形成的。分子整体形成一个倾斜的“U”型,不仅可以增大空间位阻,还可以进一步分离FMOs,并形成一个额外的TSCT辐射衰变通道,进一步加速辐射衰变和RISC过程。新设计的材料PhCzSpiroS-TRZ的 该论文得到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19255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1A20331、51773212、81903743、52003088)、宁波2025重点研发计划(2022Z124、2022Z119)等项目的支持。 双电荷转移通道和器件效率示意图 (新能源所 李伟) ![]() |
||||